宣傳企劃部 孟繁娟
感動,有時藏在一句話中,有時藏在一個舉動里,有時藏在一個個鏡頭里。
2017年12月,我與徐州澳洋華安康復醫院相遇,見證了醫院揭牌營業典禮。2018年初,我成為徐州澳洋華安康復醫院宣傳企劃部的一員,開始與“鏡頭”共伍。近一千個日子里,我手中的鏡頭記錄了春夏秋冬巍然矗立的醫院高樓;記錄了拼搏奮進爭優創先的醫院團隊;記錄了救死扶傷一心為患的白衣天使;記錄了陪伴病人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病房的康復治療師……翻看這些鏡頭時,五味雜陳,每一幅照片都是一個感人至深、蕩氣回腸的故事。
2018年3月2日,那是我來醫院上班的第二天,也是我鏡頭里記錄的第一張照片的時間。正逢元宵節,我收到醫院給院內病人發元宵的通知,很是詫異,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買元宵吃,為何要發元宵?我帶著相機想去一探究竟。在各科室主任的帶領下,護士長和護士們端著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湯圓,給每間病房的每床病人逐一送去。原來,住院病人們因病痛折磨住院治療,無法回家過年,病人們大多由一位家屬或護工照料,無法回家團聚吃元宵,個別病人甚至不知今日是元宵節。護士長把香甜的湯圓親手端給癱瘓臥床的病人時,病人激動不已的拉著護士長衣袖說:“謝謝你們!以為今年吃不到元宵了呢,醫院想得太周到了!”。小小一碗湯圓,卻飽含了醫院對患者的關心與祝福,我站在一旁悄悄用鏡頭記錄了這美好的時刻,我給這張照片起名叫“溫馨”。
2018年5月28日,我采訪了第一個在醫院進行康復治療的患者。69歲的路阿姨,在小區和鄰居姐妹們跳廣場舞時突然身體不適,胸口憋悶、意識不清、當場暈倒在地,120送到醫院診斷:猝死15分鐘后恢復意識,確診為“腦梗死”,雖然救治順利,但隨之而來的偏癱臥床、插鼻胃管進食、言語不能讓她情緒波動異常厲害,時哭時笑、易哭易鬧,每天斷斷續續加起來睡眠不超過三個小時,家人也在崩潰邊緣。入院治療僅一周,便拔掉胃管,練習用嘴巴吃東西。一個月后,路阿姨在家人的幫助下離開床榻,攙扶著走路。在醫院康復治療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不斷的康復訓練,路阿姨對康復治療有了信心,情緒穩定了,睡眠也好了很多,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現在,路阿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行走、坐、臥,在醫院的樓梯獨立上下樓,雖言語只能簡單發音,但手臂肌力提升,她可以用小本子把想說的話寫下來與家人溝通了。我問路阿姨對醫院的評價,她豎起了大拇指,眼睛卻泛起了淚花,路阿姨的女兒說:“徐州澳洋華安醫院雖然是新醫院,但是設施完善,康復器材高端先進,醫護人員和康復治療師對我的母親也很有耐心,我們看到了一個專業的康復治療團隊所具備的高度責任感,在這里進行康復我們有信心、也很放心!”。后來我又用鏡頭記錄了很多康復病人的康復故事,認知障礙記不起回家路的“楊先生”;腦梗壓迫視神經導致視力模糊的蘭阿姨;長年腰痛的“詩人”葉教授;與妻子同病相憐的耿先生;操持家務勞累病倒的魏阿姨;ICU三次病危通知從病魔手中搶回來的蘇先生……這一個個康復“奇跡”離不開醫院高水平的康復技術,離不開先進高端的康復設備,離不開康復治療團隊醫生、護士、康復治療師的一路幫助和陪伴,我給這些照片起名叫做“專業”。
2020年的春天,我們過了一個同以往不一樣的春節,沒有團圓飯,沒有走親訪友拜年,新冠疫情肆虐中華大地,全國人民“宅家”過年。疫情就是命令,抗擊就是責任,徐州澳洋華安康復醫院里疫情防控高度重視從未停歇。護士們穿上防護衣,拿起體溫槍,逐個詢問來院人員,“您好,請您配合測量一下體溫,請出示您的彭城碼,請問您是否有咳嗽發熱的癥狀?家里有沒有來過外地親戚?請您佩戴好口罩”……這樣的話,每天都要說成百上千遍。白衣天使們,堅持三級醫師查房制度,每天查房詢問患者情況并記錄的同時向患者和家屬普及新冠肺炎防護知識,指導口罩佩戴和手衛生。后勤部門每天定時清潔消毒院內臺面、地面、電梯、走廊扶手、門把手等公共區域。全院上下防控知識培訓學習嚴格考核,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眾志成城、同心抗疫。看著醫護姐妹們為了疫情防控,卸下“紅妝”、剪去長發、口罩磨破了臉頰、汗水浸透了衣背……讓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醫務工作者的奉獻精神,我給這組鏡頭起名叫“責任”。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徐州澳洋華安康復醫院優秀的醫護團隊和優質的品牌科室,用真情和愛心,細心呵護著每一個患者,用行動詮釋著“白衣天使”的神圣職責,用奉獻鑄就“生命衛士”的不朽豐碑。
四季輪回,碩果累累。“市、縣、區醫保定點機構、鼓樓區康復醫學五大中心、中國康復醫院百強、兒童醫院醫聯體合作單位”……我親歷了醫院的發展進程,見證了醫院的豐碩成績。在這樣一支愛崗敬業、奮勇拼搏、團結和諧、精益求精的優秀團隊里,“溫馨”、“專業”、“責任”的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我,激勵著團隊的每一個人,我們與醫院一同成長,我們將感動在鏡頭里珍藏。
春華秋實又一載,揚帆起航續新篇。徐州澳洋華安康復醫院三周年既是一個里程碑,又是一個新起點,出征的號角已經吹響,進軍的戰鼓正在擂動,榮冕“中國康復醫院100強”的我們將對標行業一流,向更高水平的辦院質量發起沖鋒!
上一條:建院三周年征文作品賞析之一:《時光剪影》
下一條:建院三周年征文作品賞析之三:《重癥行者,大愛無疆》 |
返回列表 |